港媒文章:中美面临“金德尔伯格陷阱”(2)
在参与构建关于战后欧洲重建的“马歇尔计划”之前,金德尔伯格一直认为上世纪30年代的国际灾难是全球经济和货币体系未能提供足够多的全球公共产品的结果。
哪些是公共产品?奈2017年为世界报业辛迪加撰写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详细阐述说:“在国内政治领域,政府提供治安或清洁环境等公共产品,所有公民都能从中受益,概莫能外。在全球层面,公共产品如稳定的气候、金融稳定或公海自由由大国领导的联盟提供。”
奈显然更倾向于“由大国领导的联盟”来提供公共产品;金德尔伯格则认为这是霸权国家的职责,他的理论由此而得名。金德尔伯格认为,20世纪30年代,此前一直提供此类国际公共产品的大英帝国陷入不可逆转的衰落,美国当时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正在崛起,不过由于它奉行孤立主义路线,在政治上裹足不前。
在缺乏愿意并能够承担这一职责的霸权国家的情况下,20世纪30年代的国际公共产品,也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遭到破坏。由此产生的无政府状态导致经济萧条以及另一场世界大战。
“金德尔伯格陷阱”无疑让人联想到当前的情形。当初是大萧条(始于华尔街),如今则是全球金融危机(由华尔街触发)和大衰退。
Comments on '港媒文章:中美面临“金德尔伯格陷阱”(2)' (0)
评论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