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主体之一,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南端,北高加索联邦管区东南部,因有连接着俄罗斯同南高加索地区的石油管道和铁路干线,素有,共和国所辖区域面积为1.73万平方公里,约占俄罗斯国土面积的0.101%,相当于我国的面积。截至到2019年1月1日,人口约为145.6951万,主要少数民族是
1.车臣共和国在地理位置上,其西部与印古什共和国接壤,西北部与北奥塞梯-阿兰共和国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交界,北部、东部和东南部与达吉斯坦共和国交界,南部隔大高加索山脉与和格鲁吉亚接壤。
2.车臣共和国地处东欧平原的南端。西部处在车臣平原的东部,大部分由砾石和壤土组成;最高海拔是位于共和国南部的大高加索山脉北麓山区,海拔4493米。
3.车臣共和国的河流主要以捷列克河水系河流为主。主要河流有:北部的捷列克河,全长623公里;中部的孙扎河,属捷列克河右岸支流,长278公里;南部的阿尔贡河,属孙扎河右岸支流,长148公里。主要湖泊有:西北部的列涅拉利斯科耶湖,面积约0.32平方公里,海拔高度82米,最大水深5米;西北部的卡普斯季诺湖,面积约0.2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4米,最大水深4米。
车臣,高加索地区原住少数民族之一,是北高加索地区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古代高加索东北部的土著居民与阿兰人和突厥人长期混血形成的民族的后裔;早期车臣人分布于黑海东北岸,后因蒙古人的入侵,他们才移居到捷列克河及其支流孙扎河和阿尔贡河流域;车臣这一称呼就是源自阿尔贡河边的大车臣这一村庄的名称,以后逐渐成为车臣民族的名称,车臣人自称纳赫乔人,意思为平民;现代车臣人则有多种划分:山地车臣人、平原车臣人或用各个车臣部族名称来加以区分;车臣在俄罗斯的历史记录首次出现于1732年。
车臣人主要讲车臣语,该语言属高加索诸语言-东北高加索语系-纳克语支;1925年开始采用拉丁字母,1934年与印古什字母统一;1938年开始废除拉丁字母的使用,仅能使用西里尔字母,直到苏联解体;苏联解体后, 开始采用一种改进过的拉丁字母,但随着车臣非法武装和分离政府的土崩瓦解,西里尔字母又重新恢复使用。
车臣共和国现辖15个区和2个共和国直属市,共和国境内较大的城市有:格罗兹尼市、阿尔贡市、古杰尔梅斯市、沙里市、乌鲁斯-马尔坦市。
格罗兹尼,俄语名:Грозный,车臣共和国首府,共和国直属市之一,位于共和国中部捷列克支流孙扎河的两岸,市区西北方向距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约1496公里,全市所辖区域面积约为323平方公里,下辖4个市辖区。截至2019年1月1日,人口约为30.1253万。
格罗兹尼在1818年6月由约5000名沙俄军人花费4个多月时间修建,是当时俄军控制北高加索地区的重要要塞之一,俄语意思为可怕的;1870年升格为城市,归俄罗斯帝国捷列克省管辖;1934年1月成为车臣-印古什自治区的首府。格罗兹尼在1989年人口曾达到40.1万,后因两次车臣战争使城市大部分建筑遭到毁灭性破坏,1999年人口仅有约15万人,2000年进行选民登记时仅有9833人前来登记;车臣战争结束后,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始重建格罗兹尼;如今的格罗兹尼已基本从战争的阴霾中恢复过来,重新成为一座现代化城市。
Comments on '俄罗斯联邦车臣共和国' (0)
评论Feed